首页 » 地方

资讯:【河南这十年】济源:交出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2022-09-29 17:39:18 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A+ A-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城镇化率达68.17%……9月29日上午,省委宣传部举行“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发布会济源专场,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资料图】

发布会上,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介绍,济源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十年来,全市生产总值接连突破500亿、600亿、700亿大关,年均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达104515元、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28.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9.1亿元、实现了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人均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盘活一批’,对低效土地、闲置厂房、国有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整治;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重大项目‘项目专员’制度,着力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提质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市场主体、规模以上企业、新兴产业规模、科研创新型机构和企业‘四个倍增’。这些措施,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史秉锐说。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270.6元、居全省第二,不仅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全年红”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济源未来长远的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十年来,济源始终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持续在产品、业态、管理、服务、制度等各方面创新上求突破。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和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线棒材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纳米新材料形成了“小试+中试+初创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递进式发展新模式,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产城融合格局加快构建,正在向着建设豫西北创新高地、新材料工业强市、现代旅游强市的目标迈进。”史秉锐说。

城乡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

“十年来,济源始终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史秉锐说。

目前,全市城镇化率达68.17%,城乡一体化程度超过8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1.99:1缩小到2021年的1.7:1。

全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82%、居全省第二,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国家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

同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20.19%;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

责任编辑:bH_04271

关键词: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