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有一种深情,跨越山海;有一种协作,血脉相依。自然条件艰苦的古浪县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天津市蓟州区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古浪县“结对子”,让原本并无交集的两地因此结缘,山河相依、心手相牵。
古浪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居河西走廊东端,北部为荒漠区,生态资源匮乏。近年来,蓟州区充分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优势,立足古浪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累计动员社会力量捐赠价值615万元的山楂、红叶李、海棠、金枝槐、牡丹和芍药等经济、绿化苗木7.78万株,打造千亩帮扶林,建成泗水镇红香酥梨基地1330亩,助力发展沿沙产业,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和功能价值,探索实践生态帮扶新模式,点燃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初秋时节,走进古浪县富民新村,在位于村东北方向的蓟州帮扶林里,一棵棵山楂树映入眼帘,一派丰收景象。红红的山楂挂满了树枝,在阳光和绿叶陪衬下,犹如一只只散发着亮光的小灯笼。更引人注目的是山楂树下的西瓜秧正在沙质土壤中依次延伸,一颗颗圆溜溜的大西瓜掩映在藤蔓下,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富民新村村委会副主任郭有林说:“今年,我们在蓟州区无偿援建的百亩山楂林里套种了西瓜,经过精心管护,目前西瓜长势良好,陆续成熟。8月中旬,我们已经采摘出售2万多斤,剩余成熟西瓜将陆续采摘出售,进一步增加我们富民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汗水浇灌乡村,创新推动振兴,这是我们蓟州区与古浪县携手在生态帮扶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的富民新村已成为林果飘香、牡丹盛开的一颗“陇上明珠”。
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蓟州区始终秉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在全力援建帮扶林的同时,注重培育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增强产业“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在援建的古浪县泗水镇泗水村红香酥梨种植基地里,一棵棵红香酥梨长势喜人,挂满枝头的梨子果形漂亮、色泽诱人。泗水村二水磨组的郑天才在务工种地的同时,悉心管理自己的梨树,看着鲜果压弯枝头,郑天才喜上心头。在蓟州区的帮扶下,泗水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良梨树品种,提高优质果品种植面积,建成红香酥梨种植示范点1330亩。今年,泗水镇红香酥梨已全部挂果且长势良好,蓟州区在提供技术帮扶的同时搭建梨产品销售平台,提升农户种植效益,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增“颜值”添“气质”,乡村绘出新画卷。在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和土门镇宝塔寺村的乡村小游园里,村民们正在栽植着今年蓟州区援助的1万株牡丹、芍药苗木,他们挥锹开穴、扶正苗木、培实新土、浇水灌溉……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古浪县特色林果中心主任朱会文说:“今年,蓟州区援助我县的牡丹、芍药拉运到位,在这里,我们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确保苗木栽一株,活一株,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美化亮化村庄增绿添绿。”这正是蓟州区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全力支持古浪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