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2月14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22年非洲中文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语合中心党委副书记于天琪、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出席并致辞。本次研讨会是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埃塞俄比亚、喀麦隆、津巴布韦等国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非洲区域国别中文教育实践与发展作了精彩发言和经验分享,4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院校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于天琪指出,多年来,中国支持30余所非洲大学设立中文系或中文专业,助力16个非洲国家在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向非洲48国派遣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数十万非洲学生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文化,拓展了国际视野,得到了更多发展机遇,甚至改变了自身命运。非洲已经成为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语合中心今后将从配合助力更多国家开展中文教学发展、不断加强本土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持续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非洲国际中文教育发展。
钟依均表示,得益于语合中心长期以来的投入和支持,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浙师大作为中国非洲研究学术重镇、非洲事务咨询重要智库和涉非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将继续致力于深耕中非教育交流合作,服务中非伙伴关系发展。他希望,各位专家和代表借助本次研讨会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非洲中文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研讨环节,北京大学非洲研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从实际调研出发,结合中非经贸及职业教育合作现状,提出了“企业+职业教育”双出海模型,将工业化发展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共同推动中非经贸和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孔子学院院长江绛在发言中展示了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中文+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阐释了“中文+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并分享了埃塞俄比亚“中文+职业教育”实践案例。喀麦隆马鲁阿大学中文师范专业主任许子坚(Gonondo Jean)分析了新时代非洲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认为非洲中文教育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全部依靠外力,应进一步加强中非合作培养本土中文教师力量。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郑崧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强化奖学金生跟踪机制与项目绩效评估、挖掘制约奖学金项目绩效因素、提高项目治理能力三点建议。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李宝贵从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理论建构角度,对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研究论域等做了介绍。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周明朗从语言传播的视角探讨了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特质,对区域国别中文教育表层管理和深层管理等进行了深入解读。
此外,津巴布韦大学汉语中心主任李开明(Herbert Mushangwe)、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东方语言系主任哈立德(Khaled elhaj Ahmed)以及来自几内亚科里纳克大学的贾璐(Mohamed Ben Cheick Diallo)和毛里求斯大学的基斯塔玛(Naraindra Kistamah)等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中文教育现状,并就后疫情时代当地中文教育发展,以“中文+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培养高质量专业领域人才及研发本土中文教材等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非凡之星”非洲中文学习者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系列学术成果,宣读了“非洲中文专业联盟”和“非洲中文教师联盟”建设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