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沈庄行政村幸福大院,老人们欢聚一堂。83岁的侯正兰,儿子外出务工,一直独居在家,虽然子女每个月都会打来生活费,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多有不便。“还好办了这个幸福院,要不我一个老婆子吃饭可成大麻烦喽!”侯正兰说,在这里吃得可好了,早晨有鸡蛋,中午有肉,几个老年人在一块唠唠嗑,别提多满足了。
南王店镇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早春西瓜为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沈庄村位于南王店西瓜产业园内,种植西瓜面积大,瓜农多,瓜菜管理占用时间较长,中青年长时间在棚内劳动,无暇照顾老人。再加上近年来年轻人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留下村里的老年人无人照管。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吃上有营养的热饭,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成为村两委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新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南王店镇沈庄村党支部书记马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间照料”+“邻里互助” 新模式化解“老”问题
沈庄村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和干部会议,全面入户走访村民意愿,多方考察借鉴其他村的养老模式,沈庄村两委决定采取一种全新的助老模式:以村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设置“日间照料”“邻里互助”两个公益岗位,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日常照料、就医护理、助残服务、情感疏导等服务。
2019年沈庄村多方筹集资金36万元,建设2层共424平米的综合服务楼,一楼已建设成标准厨房,内配套大型厨房炊具,可容纳50-100人就餐,餐厅内安装两台柜式空调;二楼娱乐室、卫生室,配齐基本医疗设施及医疗护理人员,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购置更加适宜老人强身健体的健身器材和棋牌等娱乐活动设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成为功能齐全的村级小型医养综合体。
“我们幸福院的资金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缴纳,每名老年人每月缴纳100元伙食费;二是集体筹集,我们每月固定从村集体经济收入里拿出部分资金;三是社会捐赠,2019年青岛西海岸捐赠3万元,御思香酒业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我个人也带头捐赠了3万元。”沈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马从国告诉笔者。
日间照料,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根据村内实际和村两委研究的意见,村内75周岁以上老年人自愿报名,集中提供一日三餐和休闲娱乐服务。自2018年四月份试运营以来,目前在日间照料中心吃饭的老年人共有36名。幸福院专门配备了1名“日间照料”公益岗,明确了岗位职责,签订了用工协议,每月工资1500元,主要为集中就餐人员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重点提供就餐服务,并做好村两委安排的其他工作。
张传宽和沈继臣是两名老党员,一听到支部书记马从国想要成立老年人幸福之家,第一时间联系到马从国询问能不能帮上忙,现在由两位老党员负责幸福院的日常管理,统一管理生活资金,按照需求购买蔬菜、食品,每月公布一次账目,并组织老年人轮流值班,打扫餐厅卫生、互相监督改正生活不良习惯。“我们会提前问好大家想吃啥,早早地骑着三轮车去镇上大超市买菜,那里的菜早晨新鲜,只要大家吃得好,俺们就高兴!”张传宽乐呵呵地说。
邻里互助,实现扶贫助老全覆盖
幸福院让有行动能力的老年人过上了三餐无忧、幸福祥和的新生活,但村内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的其他特殊群体更需要照顾。为了强化鳏寡孤独、失能半失能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村两委又通过区人社局申请了1个“邻里互助”公益岗,主要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提供生活照顾、安全防范、事项代办、买药送药、沟通交流等上门服务。为实现服务的具体化、有标准、可操作,明确了“邻里互助”公益岗“7+1”服务标准,即每三天清理一次家庭卫生,每周晒一次被子,每周洗一次头,每月洗一次床单、被罩,每两周剪一次指甲,每月理一次发,每半年拆洗一次被褥,根据需要不定期换洗衣服,解决特殊老人的日常照料难题。
幸福院的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在院里种花种草,将幸福院打扮得格外温馨,同时,老人们还在院子里开荒种蔬菜,既节省了部分开支,又可以吃上新鲜蔬菜。
“离家不离村,空巢变暖巢。”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丽画卷正在沈庄村徐徐展开,在幸福院的辐射下,沈庄村孝贤之风盛行,更多的人加入到尊老、爱老、敬老的队伍中,全镇范围内不同模式的养老服务社区涌现。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努力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南王店镇党委书记王双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