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全国卫生健康事业方面,报告中明确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具体而言,就是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了解到,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积极组织职工共同收看大会开幕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加速基层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此,《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特别采访了4位乡镇卫生院院长,听听他们是如何理解报告所指出的对基层医疗的未来的发展大计,如何正确、稳健、快速走上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报告指出,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三医联动,您如何理解“促进”二字,它对于未来推动其落地中有哪些指向性?能否结合本院情况谈谈您的看法?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包括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和实施DRG;二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三是医务人员是医改施行的主力,改革薪酬体系,鼓励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服务患者。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促进”二字主要体现在于国家更加注重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医改成果亟待巩固,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协调推进三医联动的改革已经逐渐成为各方共识,也是下一步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指向性在于:一是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破除行政壁垒;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协作;四是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五是改革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看,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基层医院坚决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加适宜地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将医疗服务的质量、成本调到最适宜的位置,通过培养全科医生、实施远程医疗、加强对口支援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其次是完善基本医保制度,配合现有医保体制下充分发挥医保社会效益最大化,不断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是改革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药市场,随着分级诊疗的实施,基层医院逐渐已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在基药方面的比例继续加大市场是基层医院的重要举措,也是使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断得到缓解的根本。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十八大以来“三医联动”取得丰硕成果,多层次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核心杠杆作用日趋明显,药品和耗材集采推动价格回归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城乡医疗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给人民群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医保报销多了、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促进”,就是要沿着正确方向持续深化“三医联动”,以健康中国为目标,破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题,推进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促进即进一步加强三医联动的落地,整合医疗、医保力量为百姓防病、治病做出贡献。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反复在提,但是这样的扩容依然面临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您认为目前本县域内在这方面哪些做得好,还有哪些不足?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目前,姜堰是成立了以两家区级医院和两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为牵头医院的4个医共体。溱潼人民医院医共体作为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建设人、财、物统一管理型的紧密型医共体,在医共体党委领导下通过“1+N+1”模式,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主线,向上与区内外知名医院挂联,实施专科建设项目提升自身竞争力;向下实行“一院一特色”对口帮扶错位竞争发展,在医共体成员单位设立专家工作室、共建联合病房,安排专家团队常态化下基层服务,参与成员单位专科建设、教学查房、临床带教、管理培训、质量管控等,加强基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让基层群众共享二级医院优质专家服务资源。除此之外,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和基层医疗设施水平,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增进百姓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扩容”二字,在大家看来,无论是国家医学中心,还是区域医疗中心,不仅是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更是卫生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且具体的标志。从“扩容”这一信号上,也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我国优质医疗资源迭代升级的大幕正全面开启。
我院利用三级甲等医院从诊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沉到基层单位,推动和引领基层医院的长远发展,主要是在外科、妇产科、麻醉、眼科、骨科、远程会诊等能力方面,通过带教查房、指导手术和麻醉、远程会诊着手,充分发挥医共体的优越性。不足方面主要是在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要求既多又广,包含下沉和共享两个层面,在人财物方面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目的,想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就要从上至下把优质医疗资源扩散到基层去。但归根结底,要为基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真正畅通双向转诊。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目前,各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依然集中在城区,基层仍然存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设健康中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势在必行,扩容增加的人财物投入势必对各级财政造成较大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在新一轮医改中,青白江区主动作为,下深水,2019年,青白江区作为全国第一批56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在四川省率先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我院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在医院集团牵头医院的帮助下,与四川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医疗合作,建立科共体、科联盟,定期邀请三级医院医师查房、检查、坐诊、家庭医生指导,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近3年区域外就诊人群分布逐年递增,区域医疗和卫生救援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医共体形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基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但要彻底改变基层医疗现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变“输血”扩容为“造血”扩容,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新昌县卫健局结合本地实际,在优质资源的扩容方面积极作为;借助医共体及专科医联体打造,通过人员下沉、分级诊疗、人才引进、互联网+5G+AR等方法,使医疗优质资源贴近百姓服务,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提高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中至少需要关注三个核心指标,防病的早筛,治病的医疗水平以及全周期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些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医共体医防融合中心为牵头,推行镇村一体化、防治康一体化管理,以签约服务、培训教育、慢病管理为抓手推动医防融合。以牵头医院专科医生作为技术支撑组建“1+1+1”(即1个牵头医院专科医生、1个成员单位全科医生、1个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立以医带防、以防促医的医防融合签约服务创新模式。制定村医培训计划,定期分批次到牵头医院实训基地进行相关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开设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工作室,建立健全上通上级医院、下联乡村医生的慢病防控体系,通过出诊、体检、随访等形式,强化慢病筛查,扩大签约率、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但目前仍存在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后劲不足,卫生健康数据采集及利用缺乏统筹等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我院是一个中心卫生院,通过积极创新改革,就医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于2018年增挂容县第二人民医院牌子,2019年通过全国创优评审,2020年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全院现有职工240人,在乡村医生人员配备、医疗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为基层农村地区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全镇辖区内24个村街卫生室,全部实行乡聘村用机制,解决了很多群众看病难题。尚待解决问题: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层医疗人员结构分配不均衡、乡村医生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短板,需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努力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扎实推进“三方面”工作,有效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医疗设施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基础设施装备水平,能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生病就医问题,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二是优化基层医疗人员结构方面,加大对基层医疗人员结构调配,通过增加编制扩招基层医务人员或是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优秀年轻医务人才,确保村医实现全覆盖,总体优化基层医疗人员结构;三是加大乡村医生队伍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多元化开展学习教育培训,狠抓学习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时也要常态化开展实操或是跟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乡村医生队伍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能更好满足当前基层医疗技能需求。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在这方面,我院重点突出医防融合,借力三级医院提升医院防病治病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立足基层,创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依托医联体、医共体优势资源,推出“上级专家到院坐诊、群众自主到院随访、家医团队上门服务”三级精准服务模式,实现了家庭医生零距离、零耽搁、零遗漏、零缺位,打通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更加贴心细致的照护。通过家庭医生与患者结对帮扶服务,降低慢病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辖区老年人脑血管意外死因由2016第一位降至2021年第三位。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虽然通过数年的建设,基层设备、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提高;但距离信息的无障碍丝滑服务仍有较大的距离,需要持续改进,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实时采集、实时应用,AI应用、实时预警方面需下大力气推动。
报告指出,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目前本院的医疗卫生队伍总量是多少?其中所欠缺的全科医生、高级职称等如何消化和妥善解决?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杨庆勇:目前我们职工总数243人,其中卫技人员219人, 执业(助理)医师100人,执业护士86人,全科医生22人。对于所欠缺的人才,我院一方面每年安排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方面鼓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选择全科;另一方面执行全科专业高级职称聘用不受总额限制,超额聘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我院现有职工240人,其中医师63人(执业医师32人,执业助理医师31人),取得全科医生资格有35人,中级职28人,副高职称7人。其中所欠缺的全科医生、高级职称等解决途径是:一是通过转岗培训取得岗位资格;二是通过招聘新毕业大学生来补充,实行对新招聘入来的大专、本科大学生给予一次性住房8万、10万补贴,以利于留用人才;三是通过医共体上联单位的专家下沉到单位进行传、帮、带,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来断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引进专家,填补很大的专业技术不足,大大提高了传、帮、带服务水平。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目前我院在职在岗161人,卫生技术人员138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29人、全科医生33人,按服务人口比例测算全科医生基本充足。针对高级职称欠缺问题,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自有人员职称提升两种方式解决,结合医疗业务发展需要,2022年第4季度拟引进妇科、内科、外科、影像、公卫等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10名,2023年拟引进内科、外科、中医、超声、药剂、检验、护理等人员19名,培养高级职称4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进一步优化医院卫生人才队伍,配齐薄弱专业人才队伍。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目前我院医疗卫生总量为74人次,服务34000名常驻居民,其中医师30名、护士18名、高级职称4名;依然存在编制不足,医护比失调的现象,中医师3名,中医服务人才严重不足。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这种引导和落实中尚有哪些难点?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层卫生人才资源短缺,受薪酬待遇、发展前景、从业环境等因素影响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人更难;二是基层医疗设备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医疗的需求,制约了基层医疗的发展,更造成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协调;三是信任危机。很多人对基层医疗机构都抱着“不放心”、“不敢去”的心态。固有观念是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实状况也加深了人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主要难点有以下三点:(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有待加强。现在的城乡差别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只有先解决了农村的事情,才能去解决其他问题。而且,我国一贯是“以农村为重点”,因此农村卫生服务亟需加强。(二)基层乡镇卫生服务体系仍然薄弱。随着“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势必要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器械的购买、医药的改革和医护人员的待遇都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保障,这样才能构建好基层乡镇卫生服务体系。(三)公立医院的改革仍然要深入。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看病难、看病贵和老百姓的抱怨,最直接体现在医院这个层面,而绝大部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比如,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而言,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水平,要靠制度建设,但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靠公立医院的改革;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方面,研发、生产和供应要靠相关政策解决,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医院必须有动力,主动使用基本药物和控制药物费用,而这必须要靠医院改革来实现。如果便宜的、廉价的、可靠的药生产出来,医院不用,这个制度就形同虚设;而要发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也涉及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公立医院的职能。不管如何改革,我们都应保证公立医院真正公立,医疗卫生的公益性绝对不能缺失。无论是“医药分开”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应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使医院真正成为“人民的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基层医院大多承担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大核心职能,改革难点主要有:一是人员编制数量紧缺,没有按照“基本医疗编制+公共卫生编制”进行核定。二是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财政未能全额保障。三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着大量基础工作(如疫情防控),但相关的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经费落实不及时或有缩水现象。四是区域卫生规划不均衡、乡镇卫生院规划配置低、设施设备配置低、卫生人才缺乏、医务人员工作繁重,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举步维艰。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农村和社区是社区服务的重点,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根基,也是防病、急救、社区康复的前线,必须加强;引导和落实中困难不少,主要是基层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群众习惯改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服务对接及应用等都需要持续改进。
报告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加强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是对坚持动态清零毫不动摇的一种呼应和方法,您如何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院长杨庆勇:动态清零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符合我国国情,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经得起历史检验,既体现出党的价值追求和宗旨依归,也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离不开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应急能力的持续提升,只有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主动强化防疫准备,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才能有效精准实施动态清零,更有力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是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我认为:加强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是解决了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稳步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成为重中之重。
主要看法有三点:(一)要建设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制度。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就需要立足疫情防控实践,深刻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及时补齐制度短板,弥补制度缺陷与不足,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契合实践要求,更能有效保障人民权益,更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更加强大的防范化解风险与问题的能力。(二)要形成科学把握应急管理的基本规律。此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探索应急管理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大量素材,通过有效提炼疫情防控的经验与认识,系统梳理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相关成果,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应急管理规律,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遵循。(三)要全面总结疫情防控的实践经验,实现应急管理制度的渐进式变迁,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到实践每前进一步,制度就需要跟进一步,要有效应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对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使其能够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情势,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涉及宏观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也涉及中观的应急管理具体制度与政策,还涉及微观的针对具体情形的应急处置等,这都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立足点。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汪洪:“动态清零”是当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我认为加强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是实现“动态清零”根本保障和核心举措。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持动态清零,就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践行,也是巩固中国来之不易防控成果的最佳选择。疫情防控应当坚持预防为先、科学救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通过中药预防汤剂调理身体机理,增强疾病抵御能力,以明确治疗价值的中药和中医治疗方法结合西医治疗重大传染性疾病,以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加快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夯实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浙江省新昌县沃洲镇卫生院院长王黎卫: 疫情防控体系及应急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新冠疫情,可以说是千秋伟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百姓生命安全!需要有充分认识,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就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安全!
责任编辑:王若冰
审核:王军